-
2022-1-5聯合創始人簡介
-
2018-8-16校企合作落地生根----南陽理工院系領導親赴大湖名城
-
2018-6-22濃濃端午情 傳承古建意
-
2018-6-21仿古小鎮的發展前景
-
2018-6-21仿古小鎮的特色
-
2018-6-21特色小鎮規劃要點
行業資訊
1、 國內外特色小鎮建設的多種路徑
1.1 區位優勢:經濟功能的空間選擇
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公共基礎設施完善等是一般小城鎮都具有的宜居性特征,區位因素特色小鎮的影響也很大,主要體現在了小鎮的功能定位和產業類型的選擇上。美國的巧克力糖果之鄉“好時小鎮”,其所在地哈里斯堡市橫貫東西,貨物運輸到東西海岸的成本優勢明顯,是美國東西海岸貨物貿易的中轉站。同時,好時小鎮畜牧業發達,可以為巧克力制造提供方便的制造原料。因此,吸引了國內很多糖果制造商,也孕育出本地的巧克力品牌?!笆捝娇崭坌℃偂钡靥幒贾菘崭劢洕鷧^,連接蕭山國際機場與杭州中心城區。當地政府利用這一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智慧物流,現已建成全球協同、綠色智能的空港小鎮。
1.2 產業主導:經營運作后的品牌效應
產業特色是特色小鎮的核心體現,摒棄“大而全”追求“小而精”是小鎮產業定位的基本要求。特色小鎮主導產業明確,一般以技術密集型的新興產業或較高產品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為主,且其他產業均與主題產業相關。如杭州的基金小鎮,利用杭州財富資本高度集中的優勢,以金融創新為主題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對小鎮周邊企業提供繳稅、人社、辦證各類行政服務。由此實現了信息共享,接軌上海金融中心,吸引了國內外大量資金與人才,產業鏈初具規模。再如青島啤酒花園小鎮的發展,則是利用“青島啤酒”這一現有的品牌價值,大大縮短了小鎮的培育時間,將品牌價值轉換為實際利潤。
1.3 文化催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鎮“特”字的另一個體現,相對于產業更能成為小鎮的名片,是中國小城鎮經濟新的增長點。地域文化包括地方的特色建筑、文化名人、傳統工藝等有形的資源要素,也包括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無形的非正式制度。這些都可以成為文化催生的主要資源,由此帶動旅游業、特色產業、主題活動的發展。如日本的“越后妻有”,原來是一個快要荒廢的小鎮,人口大量流失,老齡化的現象嚴重,政府通過引入當代藝術,舉辦“越后妻有文化藝術節”,藝術家們和當地農民一起進行藝術創造,每年都有200多件藝術品留下。760平方公里的面積隨處都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創作的痕跡。藝術家的進入也改變了小鎮的面貌。小鎮逐漸變成了全國旅游熱點地區,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韓國釜山地區的“甘川洞村”也是借助藝術文化進行棚戶改造,變成旅游小鎮。
1.4 制度創新:科學規劃的頂層設計
我國的城鎮化仍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面對不同的時代條件以及我國小城鎮的特殊性,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合理的政策是拓展發展空間、激發創新的主要動力。此外,政府應積極推進投融資改革,用好“政府與社會資本”等新型融資模式引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設立財政獎勵金,探索股權眾籌、互聯網金融等多種融資途徑,消除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的溝通掣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如安徽小鎮郝堂村就是制度創新的一個成功案例。通過研究植入一個內置金融體系,當地農民可以用自己的房屋、農田等進行抵押貸款。一方面農民獲得自己生產生活的資金,另一方面政府利用整合的土地資源集體運作。由于是農民參股,所以工作積極性特別高,內置金融體系的成果顯著。再如浙江基金小鎮在完善要素需求、優化管理模式、更新領導結構方面的創新,正是頂層設計與地方政府的對接。
2、 發展模式架構
借鑒國內外小城鎮成功經驗,本文認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規劃先行,從環境、資源方面著手明確功能定位,其次通過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資源合理配置、空間優化布局三方面的統一。特色產業的核心是生產,創造就業崗位提高小鎮人口吸引力,占領產業鏈提高小鎮創新力。資源配置要求依據小鎮比較優勢合理分配要素,推進產業集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臻g布局方面應實現小鎮宜居功能,優化生態環境。小鎮應該圍繞特色產業,在教育科研、金融、先進制造、生物醫藥、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特色小鎮發展的核心要素:環境、產業、文化、制度。環境資源是特色小鎮打造的前提,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動力,文化是特色小鎮創新的重要依托,制度是特色小鎮運營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小鎮的建設不能脫離市場,如何將四大要素優勢轉化為面向市場的核心吸引力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有機整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四大小鎮功能,落實城鎮化要求促進產城一體化,最終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經濟。根據上述分析提出特色小鎮發展模式。